简体 繁體 ENGLISH 日本語の 한국의
系所设置DEPARTMENT SET
中国画系
CHINESE PAINTING DEPARTMENT
版画系
DEPARTMENT OF PRINTMAKING
油画系
DEPARTMENT OF OIL PAINTING
雕塑系
SCULPTUE DEPARTMENT
水彩系
WATERCOLOR DEPARTMENT
综合实验艺术系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ART
美术教育系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环境艺术设计系
ENVIRONMENTAL ART & DESIGN
视觉传达设计系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服装设计系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动画设计系
ANIMATION DEPARaTMENT
自学考试
SELF-STUDY EXAMINATION
美术实验教学中心
ART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ACADEMY OF FINE ARTS HIGH SCHOOL
艺术教育培训中心
ART EDUCATION & TRAIN CENTER
科研机构RESEARCH
国际版画研究中心
INTERMATIONAL PRINT CENTER
中国书画研究院
CHINESE CALLIGRAPHY & PAINTING
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ART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TUDY
【“创造的教育”大家谈】“创造的教育”引领下的学术型中学建设与发展


【编者按:“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报》对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刘益春的“创造的教育”理念予以关注。2016年,我校在“尊重的教育”理念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既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也彰显了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2016年9月开始,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处、社会科学处联合向全校师生征稿,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深入阐释和解读。截至目前,已收到百余位专家学者、部处负责人、部分师生的文章,学校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汇总、编辑,出版《创造的教育》一书。近期,“东师新闻”栏目将陆续刊发这些文章,以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深厚的精神动力。】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 邵志豪

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人才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对象是“00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过程中的当代青年,被称为“强国一代”。东北师大附中是东北师大创办的附属中学,既是大学“服务基础教育”办学特色的充分彰显,更是“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目标的实践探寻。68年来,附中在大学引领下,坚持“实验性、研究型”办学特色,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多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近十万优秀人才,跻身于全国知名重点中学行列,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名片”。

  新时代,东北师大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尊重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提出“创造的教育”,不仅回应了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强烈需要,也回应了社会对新的大学精神的呼唤,以及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企盼。东北师大附中在大学“尊重的教育 创造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从学校历史传承、现实定位、实践探索等方面开展学校品质提升工程,确立“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发展定位,以“学术型中学”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办学提供范式与引领。

一、历史传承:学术型中学的形成过程

  东北师大附中建设学术型中学的办学特色是在文化的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主要经历了学术化中学萌芽、学术性中学发展和学术型中学建设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一)学术化中学萌芽阶段

1950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设立之初,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同志就提出“附中应办成先进中学,附属中学应成为一所进行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实验的实验型中学。”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进一步提出“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校学术型中学的特色办学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探索教育规律,加强基础课教学,学校进行“一条龙”教学改革实验。学校自编大纲和教材,进行高中文理分课实验,狠抓“双基”教学,同时受教育部的委托,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试验。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为重,积极开展常规教学实验研究,“语文读写能力过关实验”“英语过关实验”和“英语快速教学法”试验,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成效较大,影响广泛。

(二)学术性中学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恢复常规教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1984年,在“面向21世纪,培养未来人”理念的引导之下,学校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与实验,创造性总结了“五以”教学思想,东北师大附中建设学术型中学的思想与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93年,学校提出了“淬砺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特色发展,开展分层走班实验教学,成为了学校学术性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步入21世纪,学校又相继启动了“文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主体性德育”、“自觉教育”的教育实践探索过程,在学校学术性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三)学术型中学建设阶段

2015年,学校明确提出建设学术型中学的特色发展定位。从理念、学生、教师、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全面推进学校的学术性发展。在理念方面,提出了追求“崇高而优美”的办学理念,力求以教育的崇高感和美感践行教育的艺术;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创立教师研修院,启动元晖工程以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在学生发展方面,以“六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的学术品格培养。这些措施成为学校全面步入学术型中学建设的特色发展道路的标志。

  二、现实定位:学术型中学的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办学理念的下位概念,是对“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具体化回答。东北师大附中有着68年的历史厚重,并已经发展成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基础教育领航者。考察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本质在于学校始终坚持在不断升级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教育家办学与学校特色

教育家是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经验、崇高的师德师风和卓越的办学成就的教育创造者;教育家办学则是在尊重教育本身的固有规律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教育创新,以办出高品质的教育。

2017年在十九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明确指出: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起来,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这预示着,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校选择何种特色作为发展定位就变的尤为重要。

东北师大附中确立“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发展定位,以“学术型中学”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无疑,想要更好的发展学校的“学术型中学”特色,有着卓越创造力的教育家才是能够出色实现这一目标的主体。教育家办学是推动特色办学的最佳方法,而特色办学的直接目标是学校品质的提升。由此可见,教育家办学是推动特色办学的核心要素,特色办学是提升学校品质的核心要素,核心问题的解决无疑将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并最终盘活全局,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

我们理解的教育家办学,应该是一个办学过程,即附中全体教师以教育家为理想追求,以教育家为行为准则,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遵循尊重的教育规律,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术型中学的内涵解读

“学术”这个词起源很早,先秦时期的“学术”偏重治国,即治国的理论与方法。之后,“学术”偏指“学问”一义,南朝诗人何逊诗中:“小子无学术,丁宁因负薪”的“学术”就已经演化为“学问”之意。在西方,“学术”的原型为Academia一词,译为系统的、专门的知识积累,与汉语中“学术”的后起义接近。“型”,在《说文解字》中训作“铸器之法也。”也即“铸造器物的模子”,后又演化为“样式”“类型”之意。因此,学术型中学可以理解为以系统的、专门的知识及其方法教学为特征的一类中学。

目前,国内外对学术型高中的理解各有偏重。一般来讲,国内的研究倾向于进行功能性解读,例如,王占宝认为:“学术性高中的要义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生命力的人。”国外的研究则倾向于特征性解读,例如,芬兰罗素高中提出:“以发掘学生学术潜能的课程设置、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学术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其学术型高中的内涵。

东北师大附中追求的学术型中学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学术型学生培养为标系统,以学术型课程和活动为培养系统,以学术型教师为促进系统,以学术型校园文化为支持系统的现代新型中学。

(三)学术型中学的理论构想与治校方略

“建设学术型中学” 的发展定位既体现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也是学校对办学方向所做出的选择。在此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策略。所谓“仰望星空”就是办学特色的设计要体现教育的前瞻性;所谓“脚踏实地”是指办学特色的设计要体现教育的传承性。

以上述策略为依据,东北师大附中已经具备了建设“学术型中学”的条件。第一,从学校68年的历史看,几代附中人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着教育创新,特有的学术气质已经形成。第二,从理念支撑看,在多年的教育理念探索中,学校已经形成“学术、创新、自觉、友善”的办学理念系统,并以“尊重的教育 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后源动力的先进理念系统。第三,从发展的现状看,学校拥有一大批具有巨大学术潜质的学生,将其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型人才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也符合基于全面而有个性的多元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第四,从未来发展的需求看,学校已经完成了由普通中学向优质中学的提升,发展成为学术型中学是未来学校发展的现实选择。

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综合体。学校品质的提升是一项多维立体的工程,包括学校发展的定位、目标与理念,即学校发展的原点(O)或初心,还包括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特色发展,分别是学校发展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学校的品质就是长(L)×宽(W)×高(H)的体积,而品质的高低还取决于学校定位、目标与理念。我们称之为学校品质提升的“OLWH”学校发展构想理论。在“OLWH”学校发展构想理论指导下,东北师大附中的学术型中学建设,以“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型中学”为原点(O),其中“学术型中学”为学校发展定位,“现代化、国际化”为学校发展目标,“坚持教育家办学”为学校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与学术型教师培养为重点的持续发展(L),以制度建设与学术型校园建设为重点的协调发展(W),以课程建设与学术型学生培育为重点的特色发展(H),构成了学校品质提升的立体发展模型。

为把学术型中学建设的理论构想落实到学校品质提升的实践中,在“OLWH”学校发展构想理论指导下,学校确立“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治校方略。其中,“学术为基”是原点(O),就是要坚持学术立校,“学者为先”是长度(L),就是要坚持教师学术性成长,“学风为要”是宽度(W),就是要坚持以优良的学风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学生为本”是高度(H),就是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三、实践探索:学术型中学的实施策略

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办学特色的实现遵循以学术型课程与活动的培养系统、学术型教师的促进系统、学术型校园文化的支持系统来实现学术型学生成长目标的三位一体的设计和实施模式。

(一)目标系统(O):学术型学生

学生的学术性发展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探索逐步发展成具有学术素养、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人的过程。学生的学术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学术精神的树立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东北师大附中所倡导的学术性发展并非一维的单向度发展,而是一种以学术性发展为特色的全面的发展,包括学业成绩(L)、综合素质(W)和个性优长(H)三个维度,原点(O)就是学生的发展定位与成长目标。学术型学生的素养结构应该具有坚强意志品质、自主学习能力、高阶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担当。学术型学生的必备品质应该是自律、自觉、自信、自由。学术型学生的特质应该有知识、有见识、有学识、有胆识。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术型学生的必备品格是自觉自律,有坚强意志品质,有见识;学术型学生的关键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和高阶创新思维,有知识、有学识;学术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是社会责任担当,有胆识。所以,东北师大附中培养的学术型学生是指在不同领域内具备高端发展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力,乐学、善学;具备更强的意志品质,能持之以恒;具备更强批判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能创新创造;具备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能以民族复兴、世界发展为己任。学校以“学术、创新”为主题,积极响应国家基础教育号召,努力为未来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搭建了八大类创新型、学术型优秀人才培养通道,即理科基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创造人才、人文社科创新人才、语言文学创作人才、艺术创意人才、体育竞技特长人才、国际理解人才等。

(二)促进系统(L):学术型教师

学术型教师主要是指与学术型学生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专业探索方面能够进行积极的反思、探索、创新的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高超、学术能力强劲的教师队伍。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发展和学术发展两条平行且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路径。其中专业发展包含了“常规教学、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三个方面精细化培养维度。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环节落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通过主题教研、听评比课、教学研究等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通过专业学习、岗位练功、主题培训等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教师学术发展则包含了“学术组织、项目研究、论文发表、著作出版”四个方面的进阶式培养维度,具体策略就是搭建“三级四类”专业学术发展路径。三级进阶式培养维度包括“基础级、发展级、荣誉级”,学术组织包括学科教研室、名师工作室、教师教育研究院;项目研究包括校内核心项目、学校重点项目、省部级国家级项目;论文发表包括校内教学论文刊物《争鸣》、校内研究论文刊物《东北师大附中学报》、核心期刊发表;著作出版包括校内印刷、省级出版、国家级出版。教师发展整体上是连续,不断上升的,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系统工程,学校根据柏林纳(Berliner)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四个成长阶段的教师学术性成长方案。通过学术型教师的培养,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学校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学术型教师真正成长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发展力。

(三)培养系统(H):学术型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各门学科和教育活动。学术型课程作为学术型中学实施策略中的高度,就是以学术型学生为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课程可以概括为“12345”学校课程体系。“1”是一个课程理念,即全面发展、个性优长。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学术性、创新性优长为重点,指向应对未来复杂世界挑战的T型人才。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有宽厚的知识面,能跨学科思考,能开放协作;个性优长就是让学生有学习深度,善于自我突破,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强。“2”是两类课程形态,即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包括12门学科课程,以国家学科课程为主体,融合校本学科课程,是学术型课程体系的主体课程,也是学术型学生培养的主阵地;活动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旅行活动、校园特色活动等,是学术型学生培养的主渠道。“3”是三个功能维度,即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课程是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基础型课程关注基础知识落实,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素养,在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最多,是学术型课程的基础部分;拓展型课程关注学习宽度与深度的拓展与延伸,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优长,在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上居中,是学术型课程的中坚;研究型课程关注学生在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术素养,在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最少,处于学术型课程的顶端。“4”是四种修习要求,按照课程管理与学生学习要求,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课程分为国家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按照东北师大附中学分制管理要求,高中学生需修习国家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校本必修课程20学分,校本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10学分,学生在东北师大附中高中三年修习的学分不少于160学分,高于普通高中毕业要求的144学分。“5”是五大特色课程,为突显学术型学生培养目标,学校整合校本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群,即附中通识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博雅学堂课程、学术锤炼课程、生涯规划课程。

(四)支持系统(W):学术型校园

学术型校园是指以激发学生、教师的学术性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立德树人指导思想,包含以德为先的校园思想、学风为要的校园文化、学术为基的校园环境。立德树人是学术型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第一,以德为先的校园思想是学术型校园的灵魂,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校园建设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建立起涵盖思政学科课程、校园德育课程、学科思政课程的“三位一体”中学德育体系;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东北师大附中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突出党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引领全体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第二,学风为要的校园文化是学术型校园的核心,优良的学风是学术型校园建设的出发点,也是主目标,学校的学风是“勤学、好问、多思、求是”,学风需要教风引领,学校的教学“勤奋、严谨、善诱、慎行”,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凝结成校园文化的中心——校风,学校的校风是“团结、向上、求实、创新”。所以,学风、教风和校园,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这是学校68年来几代附中师生共同价值观的固化,也是学术型校园的价值追寻。第三,学术为基的校园环境是学术型校园的重点,在学术型校园建设中以“学术、创新、自觉、友善”为主题的环境建设包括五个方面的子系统,分别是开放气质的课程中心、书院气质的学习中心、学术气质的附中讲堂、现代气质的智慧校园、国际气质的交流文化。通过五个方面综合建设,软环境与硬环境齐头并进,学术型校园助力学术型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从学校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创新,最终才能形成学校教育的大特色,这就是东北师大附中探索出的隐藏在众多教育模式背后的学校品质提升的规律。东北师大附中在大学“尊重的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下,把理念与历史传承结合,把理念与学校现状结合,把理念与未来发展结合,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多样化办学、学校品质提升提供了范例,也为我校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学术型中学办学目标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网络编辑:牛超宇


发布时间:2018-11-18 16:08         阅读次数: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学院简介
院情统计
美院校友
奖教基金
领导信箱
办公电话
资源宝库
学院通联
网站地图
教师在线
成果查询
公共信息
资助平台
法律援助
年级博客
本科选课
研究生选课
学院专题网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净月大街 2555 邮编: 130117 访问统计:

网站制作与维护:美术学院信息中心   信箱:nenuart@nenu.edu.cn